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王志伟哈尔滨配资公司
安居方能乐业,租房是许多年轻人步入社会的“第一课”。在租房时,大家最看重什么?日前,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(wenjuan.com)发布的一项有1002名受访者参与的调查显示,交通便利度是受访者在租房时最看重的方面,通勤时间、房屋租金及性价比紧随其后。让年轻人住得安心,62.1%的受访者期待建立租房黑名单制度,依法打击租房市场乱象,61.9%的受访者希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,并向年轻人倾斜。
交通便利度是受访者在租房时最看重的方面
00后杨敏今年研究生毕业,租房成为她在杭州落脚的第一步。“来杭州前,我就已经在租房软件上‘云看房’了,还在社交软件上搜了相关的帖子,以及租房的注意事项,提前做了不少功课。”杨敏说,租房她最看重的是通勤时间和租金,到公司的时间最好在半小时以内,月租不超过2000元,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筛选,比如小区环境、房间大小等。“最后我租了一套离公司不远的公寓,上下班很方便,生活也很便利。”
“之前合租时,我比较关心室友的情况,比如作息习惯、卫生情况等。现在一个人住,除了房租和通勤时间外,我会关注周边的配套设施,比如是否有健身房、菜市场等。”在北京工作的95后李迪认为,周边的烟火气浓厚,才更有生活氛围。
大家在租房时更看重什么?调查显示,59.6%的受访者看重交通便利度,50.9%的受访者认为通勤时间重要,50.5%的受访者看重房屋租金及性价比。
其他还有:小区环境与安全性(49.2%),周边生活配套(46.6%),房屋内部设施与装修(45.4%),中介的可靠度和专业度(26.5%),合租室友情况(23.9%),租约情况(如租期、续约、提前解约条款等)(23.1%)。
88.9%受访者期待推出更多住房保障举措,让年轻人“住有优居”
在去杭州看房子前,杨敏了解到当地会为毕业生提供短期的青年公寓,她在官方微信小程序提交了申请,免费住了3天,这让她在刚到杭州时有了短暂的落脚点。“短期免费住宿的政策挺好的,一定程度缓解了我刚到这个城市时的不适应,希望能推出更多房源,让更多毕业生享受到优惠和便利。”
调查显示,88.9%的受访者期待推出更多住房保障举措,让年轻人“住有优居”。
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指出,自2021年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》发布以来,各地积极加快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,持续解决青年人、新市民在大城市住房问题,取得明显成效。“未来各地要进一步在城市体检的基础上,分析职住的平衡性,比如在科技园区、产业园、地铁周边等年轻人聚集的地方,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配备,减少年轻人的通勤时间和成本。另外,在租金定价方面给予适当优惠,减轻年轻人的住房压力。同时积极稳步推进租购同权,保障非本地户籍、稳定租房的青年群体的权益,特别是其子女教育问题,使其在城市能就近入学。”
在南京工作的90后陈易毕业后一直租房住,曾在租房上踩过“坑”,他希望能加强对租房市场的管理,建立起包括租户、房东和中介在内的黑名单制度,让违规违法行为得到应有的处罚,增强威慑力。
9月15日,《住房租赁条例》正式施行,虞晓芬认为,各地应积极推进《住房租赁条例》落实,加强住房租赁市场的管理,保护好承租人的合法权益,提升他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。
让年轻人住得安心,62.1%的受访者期待建立租房黑名单制度,依法打击租房市场乱象,61.9%的受访者希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,并向年轻人倾斜,53.1%的受访者建议搭建便捷有效的投诉举报平台,简化维权流程。
其他还有:为青年发放租房补贴或实施租房优惠(47.9%),打造更多高品质、管理规范的品牌长租社区(45.6%),推行规范租房合同范本,杜绝霸王条款(33.5%),加大对违规租赁行为的处罚力度(23.0%)。
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,男性占42.8%,女性占57.2%。00后占10.3%,95后占29.6%,90后占44.1%,85后占12.4%,其他占3.6%。来自一线城市的占43.1%,二线城市的占37.5%,三四线城市的占16.4%,县城或城镇的占2.7%,农村的占0.3%。(应受访者要求,杨敏、陈易为化名)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哈尔滨配资公司
红腾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